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腾讯云与高新兴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发力智能交通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 7月14日,腾讯云与高新兴联合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探索新基建背景下智能交通、智慧城市领域

【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 7月14日,腾讯云与高新兴联合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探索新基建背景下智能交通、智慧城市领域的市场机会。

腾讯云副总裁王峰、腾讯云行业生态总经理祝敏珂、腾讯云政务民生行业总经理张春湃、高新兴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双广、高新兴集团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古永承、高新兴集团执行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黄璨、高新兴集团高级副总裁付洪涛、高新兴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战略与品牌总经理吴冬升等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 腾讯云行业生态总经理祝敏珂、高新兴集团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古永承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本次合作,高新兴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智能交通、车联网及集成交付方面的优势,与腾讯云的AI、LBS等技术能力及C端用户触达能力强强联盟,共同推出涵盖应用、服务、数据等多维度产品,联手打造符合未来需求的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高新兴在智能交通和车联网领域深耕多年,是目前国内唯一从智能交通顶层规划入手,打通车厂、5G通信、电子车牌、路侧智能感知、交通管理业务的企业。经过多年探索,已成功打造了包括5G通信模组、V2X平台、车载终端、路侧设备在内完整的产品体系和全栈式交通解决方案,并深度参与建设了国内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点—广州生物岛。

此外,高新兴一方面积极探索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基于全国100+智慧城市及智能交通项目建设经验,将车联网解决方案与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深度融合,从交通管理实战角度出发,围绕保障交通通行安全、缓解区域交通拥堵、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等交通管理需求,与客户一起不断创新交通管理模式,打造高效快捷的数据采集、研判、决策、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实现交通管理的一体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

作为国内创新驱动的代表,腾讯秉承开放生态理念,分享了20多年的行业积累,整合了云、AI、5G、大数据、安全、IoT等关键技术能力,释放C2B优势,为各个领域的产业智慧升级提供领先的数字化能力。据了解,腾讯云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已经在智慧城市、零售、出行等多个行业梳理出了100多个联合标杆解决方案。在智能交通领域,腾讯与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合力,与宝马、本田等29家车企达成战略合作。同时在车路协同领域,腾讯正在进行5G-V2X车路协同平台研究,目前已经联手湖南等多个省份,在高速、封闭园区、市政道路等多场景探索落地路径,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公共交通方面,腾讯已和北京、深圳、重庆、天津、成都、西安等全国60多个城市公交集团合作,依托腾讯C端优势,为用户提供城市实时公交动态信息服务,提高市民出行效率,为公共交通智慧化和城市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数字化服务能力。从战略谋划到平台搭建再到生态共建,腾讯整合多年的技术和服务能力,拥抱产业互联网,全面推进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

腾讯云副总裁王峰表示:“腾讯云的WeCity未来城市、CityBase数字空间底座、IOC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一体化出行、智能仿真等技术与智慧城市产品能力将会加快车联网行业的智慧化、智能化,在各自领域上进行优势互补,实现智慧交通的最终目标,为交通出行行业输出成熟、完善的智能车联网整体方案,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共同构建车联网行业的‘科技共同体’。”

高新兴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双广指出:“高新兴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智能交通、车联网领域多年的研发成果与经验积累,在汽车智能网联领域深度布局,加速技术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有效过渡。此次与腾讯云一起共同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领域提供全面、系统、可靠的解决方案,将基于深厚的行业经验,集合技术、生态之力,为智能交通的产业发展提供‘加速度’。”

此次腾讯云与高新兴达成长期、全面、深度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促进双方在智能交通核心技术、服务体系和生态资源的深度融合与规模落地。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大在智慧城市、汽车电子标识等领域产品能力与运营方向的资源投入,并且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勾勒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时代。

文章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网址: http://www.zgzlxxcy.cn/zonghexinwen/2020/0718/392.html

上一篇:高新区三家企业入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银企合
下一篇:投资应该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上?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投稿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编辑部|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版面费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论文发表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