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蚌埠科技创新十三五奋进发展十四五筑梦前行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十三五” 以来蚌埠市科技创新成效 “十三五”以来,蚌埠市紧扣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这一主线,突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强化新兴产业引领、创

一、“十三五” 以来蚌埠市科技创新成效

“十三五”以来,蚌埠市紧扣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这一主线,突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强化新兴产业引领、创新型企业主导、科技人才支撑、创新机制保障,勇于先行先试,取得了一批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蚌埠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升级为国家级示范区,主要科技指标稳步提升,创新能力持续跃升。

1.国家级平台建设持续推进

2016 年以来,蚌埠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推动全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一批成果。2016 年6 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成功升级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国家高新区综合实力逐年增强,2017 年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19 年在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43 名,连续4 年位居全国前50 强。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2017 年在科技部组织的现场考察验收中获“优秀”等次,并顺利通过视频答辩验收,成为垦地合作的新样板。蚌埠市2016 年获批全省首家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示范城市;2019 年成功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怀远县、固镇县入选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2.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2016 年以来,蚌埠市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优势,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难题攻关和成果转化,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涌现出一批优秀科技成果。2018 年,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拉引出0.12mm 世界最薄的超薄浮法电子玻璃,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中国显示玻璃行业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2019 年,全国首片完全自主产权8.5 代TFT-LCD 玻璃基板在蚌埠成功下线,填补国内空白。2020 年,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在国内率先开发出30μm 柔性可折叠玻璃,实现了又一项“卡脖子”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安徽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拉引出430mm 类石墨烯高导膜,刷新世界最宽高导热新材料纪录;中国电科41 所联合中国移动等发布了5G 测试技术白皮书;凯盛光伏下线全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高效模组;中国首条全产业链聚乳酸生产线在蚌埠实现量产;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4 研究所MEMS、LTCC、EMCCD 三大核心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G 通信测试仪器、LED 倒装芯片、OLED 显示技术等国内领先;“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填补了我国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领域自主创新的空白;“超薄信息显示玻璃工业化制备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开发”等5 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中国电科41 所“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蚌埠获奖等次最高纪录。“十三五”期间,蚌埠市获省级科学技术奖64 项,总数位居全省前三。

3.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6 年以来,通过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创新资金专项扶持、科技特派员对口帮扶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5 年的6.39 件提高到2020 年的17.6 件。2016 年以来,蚌埠市通过企业自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等方式,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4 家。截至“十三五”末,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数突破200 家,数量位居全省第3位,基本覆盖了全市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在全省率先印发《关于加快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开展蚌埠市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组建工作,首批建设“MEMS智能传感技术蚌埠市实验室”“电子测量仪器技术蚌埠市技术创新中心”等5 家市级“一室一中心”。硅基材料安徽省实验室、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先后落户蚌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35.2%,企业创新能力已成为全经济发展的拉伸器。

4.研发投入能力不断增强

2016 年以来,蚌埠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15 年的27.28 亿元增长至2019 年的48.55 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78%,总量保持全省第5位、皖北第1 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5 年的2.18%提高到2019 年的2.36%,强度保持全省第5 位、皖北第1 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由2015 年的11.22 亿元增长至2019 年的16.6 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7.95%;2016 年以来,全市获批省重大科技专项53 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5 项,共获省级政策资金支持1.14 亿元,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持续增长,攻克了一批核心技术。“全海深(11 000m)固体浮力材料用超细超强空心玻璃微珠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攻克了空心玻璃微珠粒径控制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生产国产化空心玻璃微珠的关键装备。“极薄浮法电子玻璃工艺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掌握了超薄玻璃成型与退火温控技术,成功拉引出0.12mm 超薄电子触控玻璃,实现了从“超薄”到“极薄”的跨越,打破了国外对电子信息显示行业上游关键原材料的长期垄断。“高阻隔水汽薄膜与AMOLED 封装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研究”项目的实施,开发出高通透性和高阻隔水汽薄膜,解决了AMOLED 对水和氧气敏感、容易发生反应失效这一难题,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依靠研发投入、走创新发展之路已成为蚌埠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文章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网址: http://www.zgzlxxcy.cn/qikandaodu/2021/0624/1080.html

上一篇:高职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专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
下一篇:科技龙游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投稿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编辑部|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版面费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论文发表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