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打造智能交通物联网创新驱动城市畅快行(4)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公众信息化服务 通过多年来交通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建设和积累,初步掌握了广州市交通行业主要的信息资源,为广大市民和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得到了普

公众信息化服务

通过多年来交通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建设和积累,初步掌握了广州市交通行业主要的信息资源,为广大市民和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得到了普遍认可。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开发了行讯通、如约学车、如约爱车、如约出行等一系列手机应用软件,行讯通已达680万用户,获得了全国十佳手机应用软件称号。根据新兴业务的用户管理、支付需求,建设统一用户平台、统一支付平台,进一步整合业务资源,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创新驱动,支撑引领城市交通发展,开创新局面

广州交投公司将在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的指导下,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带领下,紧紧把握新时代的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发挥城市智能交通领域的技术、规模和成本竞争优势,实施科研创新驱动、新技术引入应用、软硬件产品化、服务运营拓展等战略举措,坚持人才主体、数据驱动、技术引领,以科技创新驱动业务创新、管理创新,积极探索新兴科技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的融合渗透应用,不断夯实创新能力,开创智能交通业务发展新局面,打造华南领先、国内一流的城市智能交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纵深推进广州交通信息化系统建设。作为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主力军,将重点支撑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辅助行业管理分析决策、服务优化升级,促进交通行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以广州市智能交通为样板工程,示范带动公司智能交通业务向全国范围拓展。将广州交通信息化系统建设运营的成果,进一步产品化、标准化,并结合主营业务需求,加强硬件产品研发,形成较为完备的软硬件体系,将信息化系统建设运营能力拓展到其他领域和省市。

强化数据驱动下的新兴业态发展。拓展加强大数据能力,创新数据增值业务内容及模式,促进科学化管理决策、精细化企业运营、个性化公众服务,不断探索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关联领域新业态和新型交通服务模式,开拓新业务,开发新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奖励荣誉情况序号 年份 主要奖励荣誉1 2008 “广州ITS共用信息平台系统”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 2011 “广州亚运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3 2013 “广州亚运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 2014 获得中国智能交通最具成长性企业奖5 2014 “行讯通”获得全国十佳交通信息服务手机软件6 2015 “广州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7 2015 “行讯通”获得广州百强品牌8 2015 获得广东省北斗卫星应用十佳品牌9 2015 “广州市交通信息资源整合服务系统”获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0 2016 “大型国际赛事车辆调度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奖三等奖11 2016 “公交线网基础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优秀工程铜奖12 2017 “广州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3 2017 “基于物联网的市政交通设施管理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奖二等奖14 2017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5 2017 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荣获广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优秀案例

技术创新篇国家示范工程落地,重大科技专项引领创新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国家首批加快培育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标志着物联网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对物联网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一年之后,工信部发布《“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提出要在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2011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先期启动物联网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农林业、智能家居五个领域的应用示范工作,并批复在“广州市开展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将广东广州物联网应用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该示范工程不仅是国家首批物联网示范工程,也是城市交通领域唯一的示范工程。交通运输部从科技研发、工程配套和标准建设3个方面并行推进示范工程建设,2012年,设立了重大科技专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关键技术与应用”,从总体设计、共性基础关键技术、专项应用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制订4个方面,14个课题,重点攻关示范工程所需要的关键技术,以科研引领推进工程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成果,树立行业成功应用的标杆。立足发展需求和科技前沿,强化顶层设计、落地成效从项目立项至今,国内外尚未有对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开展系统性、体系化研究的先例,已有工作都是从物联网和城市交通两方面分别开展的,或者是小范围单体应用的试验,立项之初尚未见到覆盖城市范围,或者具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的交通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整体设计和系统建设;物联网交通应用标准和系统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基本空白;可用的低功耗、低时延、低成本、高可靠车路无线短距通信的关键技术有待突破;车路无线短距通信设备匮乏,产品技术支撑力度不足,没有成套设备可用;欠缺对城市交通物联网应用的业务场景分析,缺乏技术和设备支持,业务系统无法开发应用。针对上述问题,项目开展了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应用整体设计,对城市交通物联网应用的业务场景进行全面分析,从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总体架构设计、共性基础关键技术、各类交通业务系统专项应用技术、标准规范4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总体技术研究主要为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的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服务层技术设计。感知层数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交通业务领域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要素标识、定位、跟踪、视频数据。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射频识别(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和实时定位等技术,项目侧重设计WSN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网络层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能够把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送,需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中间件平台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服务层包括主要满足城市交通具体应用需求,在公交、客运、出租车、停车、交通枢纽、市政交通设施、城市桥梁、交通诱导等领域实现智能处理,通过城市整体应用驱动,牵引技术突破,强化标准建设。项目总体研究体系框架共性技术研究主要攻克城市交通物联网的基础共性技术,开展交通物联网中间件、安全体系、城市交通专用WSN等关键技术研究。公共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架构的三层都有关系,它包括标识与解析、安全技术、网络管理。通过标准研究与制订,为跨领域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应用提供标准依据。应用技术研究主要融合了WSN、RFID、OBU、GPS、北斗、视频等多种感知识别技术,在公交优先管控、调度管理、出租车防伪稽查、智能电召、停车服务、市政交通设施收费、交通诱导、桥梁监测等城市交通业务系统开展应用。从研发和应用交通要素信息精准获取与传输手段、构建交通要素辨识和身份认证体系、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智能业务处理3个方面开展建设。关键技术突破,填补国际空白,推动国产化进程交通专用WSN共性关键技术,是项目的核心基础技术之一。物联网是一个结合传感器、协同感知、协同信息处理、无线通信与网络、综合信息服务等多种技术的综合信息系统。而无线传感网络兼具感知与传递的双重作用,是协同感知的最关键环节,也是目前车路通信技术最为薄弱之处。项目集中国内高科研水平团队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交通应用协议(WSN-T)攻关。WSN-T必须满足“高可靠识别、低时延接入、多节点并发、高速度适应、低功耗工作”等要求。现阶段的常用外场场地短距感知技术包括RFID与WSN。其中,RFID技术主要用于近距离的身份识别,在交通中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单向读写,难以实现双向通信,无法满足车路通信应用的场景需求;WSN技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但在移动性较强的交通领域应用也面临一系列难题,以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为例:Wi-Fi功耗高、难以长时可靠工作,传统蓝牙技术功耗高,低功耗蓝牙(BLE)实质仍然是单向标签应用,专门针对车辆高速移动设计的802.11p成本太高,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应用条件。项目针对射频标识、无线短距网络14类主流物联网技术,比较各技术特点和优劣势,从技术特征、产业基础及发展趋势3个方面,理论分析、实验、实地测试和仿真其在城市交通应用的适用性。设计实现了WSN-T交通专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针对WSN-T协议开展高速、低速、静态条件下,客运、公交、出租、站场、桥隧、收费、停车等典型城市交通应用场景中的设备研发、验证测试、试点应用,支持多跳自组织组网协议,突破了WSN相关的城市交通多源信息融合与感知的关键技术壁垒,综合解决了城市交通应用中低功耗、高可靠、多并发、短延时、低成本的无线短距通信系列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交通状态和基础设施信息采集的精度与实时性。目前,实现的低功耗工作条件下,通信距离可达270米,定位精度2米,入网时延100毫秒,无外界供电持续工作6个月以上,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车路协同应用需求。2011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綦成元等参观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展台。目前,核心的汽车智能网联技术采用的主流车车、车路通信技术基于802.11p,来自国外,尚未见实际规模化推广案例,存在技术不确定性、设备价格昂贵、功耗高等问题,限制了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在交通中的规模化应用。LTE-V还处于标准定型和测试阶段,没有正式投产的设备,也不适于在交通运输领域实际应用。项目研发的WSN-T技术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化设备填补了这一应用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缺失。体系化、自主化、关键性创新成果项目在城市应用范畴进行整体设计,取得了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完整技术体系构建的创新性成果,形成了城市交通各种业务场景下的技术框架方案,采用先进的物联网中间件技术,设计了交通感知、传感传输和智能处理三个层次的组件和功能,建设感知中心,实现智能处理,为物联网技术在城市智能交通中的综合系统应用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攻克城市交通物联网感知、传输、处理的核心技术,在对主流物联网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研究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交通专用WSN-T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创新性解决了WSN在车路通信中时延过长、功耗高难以长时间无干预工作、车路协同通信成本高居不下、城市市政道路环境中部署困难的世界性难题;研发了视频检测、北斗定位与WSN融合的普适性WSN-T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突破了WSN相关的城市交通多源信息融合与感知的关键技术壁垒,解决了城市交通感知的盲点;提高了交通状态和基础设施信息采集的精度与实时性;车辆融合识别成功率达100%,车载信息设备状态感知准确率大于99.5%。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规模推广的成套装备。应用技术突破成果,选用国产高集成度安全芯片,采用低功耗技术,研发城市交通“标识-传输-鉴权-证照-定位-支付”交通物联网核心模块,研制不同用途车载专项设备、物联网车载节点和路侧节点,首次在高速移动嵌入式环境中采用国标安全算法,解决了交通领域移动环境下多应用密钥融合与认证技术难题。首次凝练建设了交通物联网标准体系,提出了评价体系。应用创新推进国家示范工程建设,大规模实现了公交走廊一体化智能管理、城市交通状态判别、停车感知服务、交通枢纽空间使用优化和换乘联运协同服务,提升了城市交通运行水平,改善了公交出行体验。公交运行速度提升9.78%,电子路单自动生成率大幅度提升至90%以上;车辆接收下发调度指令时延30毫秒以内;全天候出租车平均捕获率达99.6%;车载终端状态判断准确率不低于99%;融合识别成功率可达100%,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为我国城市交通领域的科技引领、行业带动与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物联网驱动城市智能交通创新发展研究成果已在以广州为示范区域的国家级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示范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形式包括软件升级、硬件优化、感知节点、传感节点和终端设备增设等,涉及城市公交、客运、出租车、停车、路桥、换乘枢纽、信息服务等众多领域,覆盖1.4万多辆公交车、7000多个公交站点、17个客运站、2.2万辆出租车、1000多家商业停车场、多座桥梁,日均信息服务680多万人。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市交通问题将愈发凸显和引发关注。受城市空间、土地、能源等因素制约,依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必然趋势。项目成果所包含的城市交通物联网感知、传输、处理、发布等不同层级的创新型关键技术,城市交通物联网技术应用、安全、评价、标准等成套体系方法,以及通过推广应用形成的实用型技术解决方案,保障了成果的可操作、可复制推广和可持续发展,在交通现代化进程中,应用前景广阔。广州交投公司智能交通业务发展历程智能交通项目体系企业发展篇自2003年成立以来,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简称“广州交投公司”)紧紧围绕交通发展需求和科技创新前沿,在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方向深耕细作。公司先后承担了130多个交通信息化建设项目,基本覆盖城市交通各个领域,形成了成熟的智能交通行业解决方案体系;承担了60多项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乃至国际领先的成果,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支撑行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新兴技术在智能交通的研究应用及产业化进程。深耕细作,智能交通业务稳步提升,综合实力位居前列广州交投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员工总数260余名,80%以上为本科学历,多年来营业收入保持在1亿元以上。广州交投公司按照“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交通,加快实现广州交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吸取国内外智能交通领域的运营经验,融入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一家面向华南地区、辐射全国,集交通信息化投资、建设和运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城市交通管理、公共交通运营信息化、交通信息服务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是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发起单位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协会会员单位和广东省卫星导航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已成为广州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广州交投公司已承担了130多个面向交通行业管理决策、企业运营管理、公众信息服务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形成比较成熟的智能交通行业解决方案体系,相关成果已在江苏南京、海南三亚、陕西西安、广东深圳、澳门等城市得到推广应用。在广州及邻近城市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确定了在全国智能交通行业的领先地位。行业管理决策信息化广州交投公司建设了ITS共用信息平台(“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广州亚运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工程(首批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广州智能公交监控调度系统、广州出租车智能管理系统、约租车行业监管及综合管理平台、广州长途汽车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广州快速公交(BRT)试验线集成化智能交通系统、广州重点营运车辆监管平台等60多个系统平台,支撑行业管理、分析决策。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智能交通行业管理解决方案体系,包括公交、出租汽车、长途客运、货运物流、停车、驾驶培训、电子通关、大型赛事(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南京青奥会)等领域。交通运输部周伟总工等领导参观公交、出租车物联网应用成果。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面向新时代,打造新引擎,构筑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中坚力量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在开展公交、出租汽车、营运车辆、客运、驾驶培训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运营智能公交系统、出租车智能管理系统、联网售票系统、重点营运车辆监管平台、驾驶员培训系统,为公交企业、出租车企业、客运站场、营运车企、驾培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系统运营服务,支撑企业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目前,公司运营的出租车系统是国内最大,也是唯一集全市所有出租车于同一平台的综合管理平台,接入出租车达2.2万辆。与出租车智能管理系统一样,智能公交系统接入全市公共汽电车1.4万辆。联网售票系统已纳入广州市17家客运站,实现异地联网售票,极大方便了乘客购票乘车。公众信息化服务通过多年来交通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建设和积累,初步掌握了广州市交通行业主要的信息资源,为广大市民和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得到了普遍认可。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开发了行讯通、如约学车、如约爱车、如约出行等一系列手机应用软件,行讯通已达680万用户,获得了全国十佳手机应用软件称号。根据新兴业务的用户管理、支付需求,建设统一用户平台、统一支付平台,进一步整合业务资源,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创新驱动,支撑引领城市交通发展,开创新局面广州交投公司将在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的指导下,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带领下,紧紧把握新时代的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发挥城市智能交通领域的技术、规模和成本竞争优势,实施科研创新驱动、新技术引入应用、软硬件产品化、服务运营拓展等战略举措,坚持人才主体、数据驱动、技术引领,以科技创新驱动业务创新、管理创新,积极探索新兴科技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的融合渗透应用,不断夯实创新能力,开创智能交通业务发展新局面,打造华南领先、国内一流的城市智能交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纵深推进广州交通信息化系统建设。作为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主力军,将重点支撑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辅助行业管理分析决策、服务优化升级,促进交通行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以广州市智能交通为样板工程,示范带动公司智能交通业务向全国范围拓展。将广州交通信息化系统建设运营的成果,进一步产品化、标准化,并结合主营业务需求,加强硬件产品研发,形成较为完备的软硬件体系,将信息化系统建设运营能力拓展到其他领域和省市。强化数据驱动下的新兴业态发展。拓展加强大数据能力,创新数据增值业务内容及模式,促进科学化管理决策、精细化企业运营、个性化公众服务,不断探索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关联领域新业态和新型交通服务模式,开拓新业务,开发新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奖励荣誉情况序号 年份 主要奖励荣誉1 2008 “广州ITS共用信息平台系统”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 2011 “广州亚运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3 2013 “广州亚运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 2014 获得中国智能交通最具成长性企业奖5 2014 “行讯通”获得全国十佳交通信息服务手机软件6 2015 “广州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7 2015 “行讯通”获得广州百强品牌8 2015 获得广东省北斗卫星应用十佳品牌9 2015 “广州市交通信息资源整合服务系统”获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0 2016 “大型国际赛事车辆调度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奖三等奖11 2016 “公交线网基础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优秀工程铜奖12 2017 “广州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3 2017 “基于物联网的市政交通设施管理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奖二等奖14 2017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5 2017 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荣获广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优秀案例

文章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网址: http://www.zgzlxxcy.cn/qikandaodu/2020/0921/638.html

上一篇:太仓港区:风正时济,破浪前行
下一篇:游艇内精装的电气设计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投稿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编辑部|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版面费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论文发表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