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太仓港区:风正时济,破浪前行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8年,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捷报频传,再次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1%,物贸主营收入同比增长41.8%,进出口总额同

2018年,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捷报频传,再次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1%,物贸主营收入同比增长41.8%,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7%,注册外资同比增长44.7%;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6.3%,高新、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40%、57.4%。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24位,较上年上升2位。

新的一年开始,港区这艘巨轮的航线也已确定,它将保持加大马力,全速前进。

“加速器”,临江制造竞争力

2019年,太仓港区第一轮新风景,是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和港区产业地标的崛起。

新风景的一部分,将立足高端装备、功能材料、健康美妆等新兴产业进行补链、强链,拓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航空零部件、高性能光电子材料、激光智能装备、再生医学等领域,在这个过程中,突出项目科技含量、税收增量和规模体量,制定精准招商路线图和项目转化时间表。

同时,太仓港区将深化企业转型,推进资源集约利用,着力提高土地亩均投入产出,未来五年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年均提升8个以上百分点。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争创省、市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和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2019年,太仓港区将继续乘风破浪,稳步前行

在深化创新驱动方面,港区将加快推进生物港、同高院等载体建设,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并联合共建太仓港科技创新园,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综合性国家级科创中心。

“大引擎”,港口物贸带动力

2018年12月24日,在上港正和码头举行了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的庆典活动。港口物流,毋庸置疑成为黄金水道的黄金招牌。

港区的成绩得到了全球的关注与肯定

新的2019年,太仓港区将依托大港口、发展大物贸,着力把港口流量转化为物贸增量:以太仓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为新起点,吸引更多的港航企业注册开票,加快培育大宝赢、西本新干线、华棉所、化塑汇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服务平台,做大塑料化工、煤炭、金属等销售总量,推动“物流大港”向“物贸大港”转型。

打造新引擎,也要跑出“加速度”。依托江海联运国际物流园等载体,港区将做大肉类、日用品等进境消费品贸易规模,打响太境通品牌,着力建设全省领先的跨境电商基地。加快引进唯品会、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电商巨头,力争2年内实现500亿元的贸易增量。

同时推动大宗物资向消费品、出口导向向进口内销、物流周转向价值创造转型发展。港区推进新一轮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创建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加快似鸟、德曼特等物贸中心运作,打造斯凯奇、京东物流等物贸区域总部,确保明年物贸税收再上新台阶。

“新环境”,现代港城吸引力

一座精致的现代港城一直是令港区人骄傲的部分。未来,它的魅力值也将持续提高。

2019年,港城的空间环境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为此港区将强化港城与老镇协同发展理念,加快港区控制性详规、浮桥老镇区更新规划和港城南部区域规划编制。规划建设“两横两纵”城市道路,打通新港城与老镇区路网框架,先期开发中心街北侧和七浦塘南岸两个片区。构建联接上海、融入主城的快速交通;加快实施北环路、浮宅路、长江大道等交通干线改造建设。打造商务、休闲、美食等特色街区,增强城市功能,提升港城温度。而在生态方面,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也被摆在了压倒性位置。

营商环境更是港城环境的重要部分,2019年,港区继续做好全链审批赋权事项的承接工作,加快组建行政审批局,增设“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

“舒适感”,民生幸福向心力

把群众的“身边小事”当作“工作要事”来抓,将成为太仓港区持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这一年,港区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三市、绿化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杨林、浪港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同时办好惠民实事,加快5个管理区提档改造步伐,抓好政府实事工程建设。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办好“邻里文化节”和“企业文化节”,推进港区医院、港城二小、新城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新建18万m2安置房项目,建好用好社会综合治理联动中心一张网,加强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的网格管理,推动社会服务和管理向“最后一公里”的末端延伸。不断丰富“政社互动”内涵,加快法治港区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网址: http://www.zgzlxxcy.cn/qikandaodu/2020/0921/637.html

上一篇:“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新定位、新举措
下一篇:打造智能交通物联网创新驱动城市畅快行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投稿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编辑部|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版面费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论文发表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