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万建民院士: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 保障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京报讯(记者曹景瑞)27日上午,中国科协第23届年会在北京宜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副院长

新京报讯(记者曹景瑞)27日上午,中国科协第23届年会在北京宜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副院长万建民就“发展生物育种和确保粮食安全”。他提到,我国要加大生物育种和产业化力度,突破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快培育生物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7日上午,23日在中国科协年会上,万建民院士以“发展生物育种保障粮食安全”为题作主旨报告。视频截图

通过农业生物技术引领农业技术变革

万建民说,我的国家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预计到2030年,粮食产量必须增加15%,肉、蛋、奶产量必须增加30%至50%才能满足需求。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持续增加。 2020年进口量将超过1.4亿吨,超过我国粮食总消费量25%。因此,粮食安全不容忽视。

万建民介绍,我国有18亿亩耕地。为了养活14亿人,化肥农药的使用可以满足生产需求。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占全球总量。同时,18亿亩耕地每年有3亿亩受病虫害影响,7亿多亩耕地常年受旱威胁,5亿亩盐碱地受灾。尚待开发。为此,培育适应不同生态环境、耐力、抗病力的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改变现状,改造升级传统农业生产,加快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工厂化生产方式,推广优质绿色品种,提高农业品质和效率;合成生物品种将引发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因此,增强国家发展能力,必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农业生物技术引领新一轮农业科技变革成为带动国家农业发展提升的重要途径。能力。

我国生物种业发展现状如何?

万建民表示,当前,全球种业市场增长迅速,全球化趋势突出;发达国家已形成完善的科研组织机制,核心竞争力明显;生物种业市场进入寡头竞争阶段;技术突破引发产业变革。

万建民表示,我国种业市场潜力巨大。 1999年至2020年,我国种业市场空间从330亿增长到1400亿,年复合增长率达7%,成为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

自主创新压力空前巨大。种业总体良好。自育品种占市场的95%。水稻、小麦和大豆都是自育的。与5年前相比,自交玉米品种的份额增加了5%,达到90%。蔬菜品种自主选育比5年前增长7%,达到87%。但是,畜禽养殖业的形势不容乐观。一些优质品种的核心来源取决于进口。所有白羽肉鸡祖先,以及大部分优质种牛精液和胚胎均从国外进口。蔬菜生产,特别是高品种蔬菜种子,主要依赖进口。

但与此同时,我国种业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万建民表示,在种业安全挑战方面,全球动植物种业巨头通过直接投资、技术授权、产品销售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的玉米、蔬菜、动物等种业市场。以技术优势在全国种业产生强大影响。

此外,种业企业育种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万建民说,目前我国有5000多家农作物种子企业,但能够从事科研的企业不足100家,其中畜禽养殖龙头企业约50家,各类种畜禽养殖企业1.3万家。农场。有近4000个育种站。种子企业数量多,养殖规模小,重复建设水平低,技术力量分散,创新能力薄弱。

国家的角度来看,我国种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善。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以市场为导向、高效的种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联合、融合、协同的探索和尝试很多,但效果仍然不明显。 “目前,种质资源、育种技术、品种选择资源主要集中在科研教学单位,筛选试验和性能检测、育种和生产加工、营销和技术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企业。”万建民说。

我国生物种业技术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挑战?

万建民表示,生物育种是种业创新的核心,包括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包括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合成生物学育种和其他分子设计育种。

其中,传统育种为我国的农作物生产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作物遗传育种技术不断发展,培育出新品种7万多个,实现新品种大规模更替6~7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6%,良种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有力支撑了粮食产量和质量稳定增长,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网址: http://www.zgzlxxcy.cn/zonghexinwen/2021/0820/1130.html

上一篇:兴发集团(600141.SH)与深圳先进院就战略新兴材料开
下一篇:东莞市新兴战略性产业基金成立,规模100亿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投稿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编辑部|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版面费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论文发表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